「時光凝視 - 台灣與地方記憶共鳴」 

歡迎蒞臨「時光凝視 - 台灣與地方記憶共鳴」特展。這裡是一個凝聚記憶的角落,一個能夠讓您凝視時光,重新連結過去和現在的空間。

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中,我們經常遺忘了許多珍貴的記憶。這些記憶是我們成長、生活和文化背景的一部分,承載著城市的歷史、台灣的文化、地方的故事,以及每個人的個人回憶。我們相信,每一本書、每一件物品都是一段記憶的故事。

感謝您的參與,讓我們一同凝視時光,共鳴台灣與地方的記憶。


第一展區《字裡行間》- 書的時光之旅

這個主題將以書籍為媒介,引領您一同穿越時光的迷人旅程,透過選書的巧妙選擇,帶您探索日治時代、五零年代至六零年代、七零年代至八零年代、以及九零年代至2000年之後的豐富文學脈絡。

在這條由書籍所串聯的時間長河中,您可以駐足在某個特定時代,深入感受那個時代的情感、思想和氛圍,或輕觸某個時期的微妙片段,彷彿穿越時空的窗口,讓您身臨其境。這是一場跨越世代的對話,我們將與不同時空的讀者為友,感受他們所身處的時代背景,一同欣賞那些曾經閃耀的閱讀風景。

我們期待在這個展區中,書本將為我們打開一扇時光之窗,讓我們一同走近那些深刻的文字背後,探索文學如何映照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它如何啟發人心。


《日治時代》

文學者會議《大東亞文學者大會》。日本文學報國會主辦,共三次。

1942年6月日本文學報國會於東京成立,是日本文壇的一元統制團體,亦是以「大東亞文學」為目標之全帝國性文壇統制最高團體。該團體以宣傳及協力國策為目的,除舉辦大東亞文學者大會之外,亦推動文藝報國演講、國民座右銘、愛國百人一首等活動,並於1943年指導臺灣支部及朝鮮文人報國會成立。臺灣支部努力於文學報國、皇民文化之建設與宣揚。選派作家參與文學者大會、襄辦臺灣決戰文學會議等,皆是其具體工作。


第一屆大會1942年11月3日至10日在東京召開,議題為「東亞文學者為完成大東亞戰爭及大東亞共榮圈建設的協力方法」。與會者有日、蒙、滿洲國、汪偽政府統治下之華北、華中,張我軍為華北代表,臺灣代表為西川滿、濱田隼雄、龍瑛宗、張文環。大會除發表「大東亞文學者大會宣言」等共同聲明、作家個別感言之外,還安排重要設施之參觀、演劇觀賞、媒體座談、製作紀念照等活動,此外亦有不少私下交流。12月在官方策動下,臺北、高雄、臺南、嘉義、臺中、彰化、新竹等地舉辦多次「大東亞文藝演講」,欲貫徹會議精神,「革新」臺灣文學界。


第二回大會稱為「大東亞文學者決戰會議」,1943年8月25日開始為期三日,在東京召開。議題為:決戰精神昂揚、擊滅美英文化、擁立共榮圈文化、實踐上述理念之方案。日、滿、華皆有代表參加,臺灣代表為長崎浩、齋藤勇、楊雲萍、周金波。11月臺灣亦召開「臺灣決戰文學會議」,會中在臺日人作家積極提倡皇民文學、決戰文學、大東亞文學,並提議將文學雜誌納入戰鬥配置。

1944年11月第三次大會在南京召開,日、中、滿派有代表,臺灣方面則因戰況惡劣未派遣。兩次大會對臺灣文壇之發展,產生不少限制。

資料來源 : 國立台灣文學館

■日本文學報國會 《文藝年鑑》1943 年版(封面寫 2603 年版) 昭和 18 年 8 月 10 日

■西川滿  《台灣文學現況》                     

《五零年代至六零年代》

在白色恐怖的壓抑年代,台灣的本土作家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他們在日本文學和中文文學之間摸索,不僅是語言轉換,更是文學身份的轉變。抗戰文學在當時成為文壇的主旋律,反映了政治動盪的時局。然而,除了抗戰文學,武俠小說、愛情小說以及漫畫等輕鬆娛樂的文學形式也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這些文學作品提供了人們短暫的慰藉和歡笑,成為當時社會的一道明亮風景。

隨著1960年代的臺灣經濟迅速發展,美援資助和消費市場的擴大,台灣社會逐漸由農村向都市轉變。這一時期浪漫言情小說、勵志散文、留學生文學以及社會批判論述等文學形式嶄露頭角。浪漫言情小說引領讀者進入優美的愛情故事,勵志散文激勵人們追求夢想,留學生文學探討著國際視野,而社會批判論述則回應著社會的議題和挑戰。這些文學作品反映了台灣社會的多元和變遷,成為當時時代的鏡子。


《七零年代至八零年代》

在台灣的七零年代至八零年代,社會風貌急速轉變,同時也受到國際外交挫敗的衝擊。這段時期反映了思想和價值觀的重大改變,人們追求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這些選書扮演了時代的明鏡,深入探討了社會、政治和文化議題。它們代表了當時充實精神生活的方式,讓人們思考快速轉變的社會。 1980年代是台灣文化的黃金時期,也是政治和歷史轉折的時刻,為台灣的現代社會文化奠定了基礎。


《九零年代至2000年之後》

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台灣,這片土地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革,文化和文學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如同一面魔鏡,反映出社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當年代的鐘聲敲響,台灣社會從威權體制的束縛中解放,經濟持續蓬勃發展,台灣在20世紀的最後十年爆發了強大的生命力。這個時代,台灣不僅追趕過去半個世紀的失落,更積極地拉近自己與當代世界的距離。

我們看到台灣逐漸補課長年被忽視和壓抑的學科和議題。台灣研究、本土認同、女性主義、同性戀權益以及生態保育等議題紛紛受到關注,書籍成為了人們了解這些議題的窗口,帶領我們深入探索台灣的文化和社會。

政治改革在這一時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台灣的威權體制逐漸轉向民主。政治透明度的增加、對真相的追求成為社會的主旋律,開放媒體成為重要的對話平台。政治相關的著作受到廣泛關注,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台灣政治的變革。


數位時代的崛起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資訊科技快速發展,電腦軟硬體升級,多媒體閱讀初試聲啼,使讀者能夠更靈活地參與閱讀。這也為台灣文學和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機。

IP文化的興盛是這個時代的另一個特點,知識產權(IP)作品經常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帶動了原著小說的風潮,這種現象促使更多人關注文學作品的影視改編,也強化了大眾對閱讀的熱情。

社交媒體和網絡平台推動了詩歌和短詩的流行。網紅詩人和作家的崛起使詩集變得更受歡迎,這些作品常在網絡上分享和討論,成為年度暢銷書。

台灣文學和閱讀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經歷了多元和充實的發展,反映了台灣社會的變遷和精神生活的豐富。台灣的讀者積極參與多樣的閱讀體驗,以更好地理解這個多變且充滿挑戰的時代。


《浮洲作家群像》

作家朱西甯一家、其妻劉慕沙為日本文學翻譯名家,育有三女: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均在文學上有成,其中朱天文、朱天心亦為臺灣重要當代作家,朱氏一家在臺灣文壇有相當地位。

作家愛亞 ,雜誌主編。作品以散文為主,曾獲吳魯芹散文獎,也有小說(含極短篇)、長篇小說、兒童文學等,其小說《曾經》曾在1998年由公視翻拍為同名連續劇。

這些都是曾住過浮洲婦聯一、二村的作家。


第二展區《藝術維度》台灣藝術大學之光

藝術是一個多維度的領域,它超越語言,透過視覺和情感表達深層次的思想。在這個展區,我們以書為載體,您將有機會欣賞到各種風格和流派的作品,從經典到當代,無一不展示著藝術的多樣性和無限可能性。

我們期待在這個藝術維度中,您將能夠感受到藝術所帶來的情感共鳴,並與台灣藝術大學的藝術家們一同探索藝術如何啟發我們的思考和感知


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 《藝術學報》第一期刊  民國45年 

《流.變:鄭麗雲個展》臺北當代藝術館 

《當代藝術是甚麼》 小崎哲哉

第三展區《眷村年代》浮洲婦聯一村、二村的故事

眷村,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承載著台灣戰後歷史的沉重記憶。這片土地上,有著特定的住戶,他們是戰爭後的倖存者,是建設者,更是家庭的支柱。這些890個眷村,十萬多戶人家,在歲月的洗禮下,累積了一段特別的眷村年代。

浮洲,曾經是許多退伍軍人和他們的家庭所稱之為家的地方。這個社區,是他們共同建立的,充滿著生氣和希望。

眷村年代是台灣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裡的每一間屋子,每一個街巷,都有著故事。這些故事,它們承載著回憶,承載著奮鬥,更承載著愛與團結。


浮洲婦聯一村、二村

民國三十八年後,中華民國政府移台,有更大量的軍民移入台灣,民國四十五年六月宋美齡在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婦聯會)的六週年紀念會上提出為「籌建軍眷住宅」的構想,由婦聯會發起籌建軍眷住宅運動,成為政府整個「軍眷住宅計劃」的「開端」。

婦聯會於四十六年籌建婦聯一村,四十七年籌建婦聯二村。幾百戶的眷戶遷入,兒童就學就成問題了,浮洲沒有小學,學生都得徒步走過鋪著碎石的大觀路,經過長長的浮洲橋去沙崙國小唸書,很不方便。隨著學齡孩童愈來愈多,於是鎮公所和軍方協調,於民國四十六年在大觀路的東邊空地上即婦聯二村的北邊設立了中山國民小學。村內的公共設備完善,有醫務室、農地、菜市場、大禮堂。浮洲浸信教會做為禮堂,是居民的固定聚會場所。

民國五十二年九月十一日早晨,「葛樂禮」颱風來襲,當年剛建造完成的石門水庫,因為上游大量進水,水位超過警戒線,水庫大量洩洪,大水順流而下,剛好又碰上大潮,淡水河海水倒灌,從早上十點開始,到中午十二點,短短的兩個小時,沖積而成的板橋浮洲地區,被淹成水鄉澤國,部分地區水深已達一層樓高,湳興橋被沖毀,才建村幾年的婦聯一、二村,也沒能倖免,當洪水消去,家園泥濘,大雨改變了兩村命運;沒過幾年,婦聯一、二村就成了消失的聚落,居民紛紛他遷力行新村、文和新村、仁愛新村等新建的眷村。

第四展區《文化審查》禁書的靈魂

禁書,是文化審查的產物,但也是思想的抒發。這些被禁止出版的作品,包含了大膽的觀點、敏銳的評論、以及挑戰權威的聲音。我們將透過展覽,探索言論受限時,作家如何透過筆端表達他們的思想。

文化審查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但它也是台灣史的一個重要角落。在這個展區,您將有機會閱讀那些曾經被視為危險的文字,感受作者的勇氣和堅持,並思考對文化多元性的影響。我們期待在這個文化審查的深度旅程中,您將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言論自由的價值。


黨外雜誌

「黨外雜誌」藉由媒體的力量挑戰戒嚴時期的威權專政,激起民眾的民主政治、本土意識的認同,對民主的落實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然而黨外雜誌也常因批判時政,被以違反戒嚴時期相關法令為由而被查禁。黨外雜誌大抵可溯源至1949年雷震等人創辦的《自由中國》,可謂黨外雜誌之濫觴,直至1960年雷震被補入獄而停刊。然而,一般論及黨外雜誌則以1975年,由黃信介、康寧祥等人創辦的《臺灣政論》為首,其為戰後臺灣第一本由本土菁英所創辦的黨外雜誌。而後有《夏潮》、《這一代》系列、《富堡之聲》、《長橋》、《八十年代》、《美麗島》、《深耕》系列、《關懷》、《自由時代》系列……等.              資料來源 : 國立台灣文學館


《浮洲「黨外運動」人士》

鄭南榕

臺灣社會運動倡議者、時事評論者,也是臺灣政治雜誌出版者及持不同政見者,主張爭取全面言論自由、支持臺灣民主化且致力推動臺灣獨立運動。就讀建國中學時候,曾住過板橋浮洲婦聯二村


林正杰

參與「黨外運動」,為民主進步黨創始黨員之一,擔任台北市議員任內與陳水扁、謝長廷被稱為「黨外三劍客」。曾住過板橋浮洲婦聯二村,於眷村的中山國校繼續就讀。


第五展區《旋律時光》音樂的年代回响

音樂是時光的信使,它能夠將我們帶回過去的一瞬間,,時光隧道引領穿越黑膠唱片、錄音帶、CD等載體,喚醒那些被遺忘的情感和回憶。在這個展區,我們將帶您回到音樂的黃金年代,一邊欣賞那些經典的旋律,一邊深入了解音樂如何反映出社會、文化和政治的變遷。

《浮洲歌星》

歌星 楊燕是70年代享譽東南亞歌壇的資深藝人。她以一曲《蘋果花》揚名歌壇,是台灣歌壇的常青樹,她也是《路邊野花不能摘》的原唱者,被歌迷稱為“蘋果花歌后”,曾住過板橋浮洲婦聯一村、二村。

第六展區《遊戲的足跡》童年的寶貴時光

童年,是充滿無限想像力和冒險精神的時光。我們透過遊戲和玩具,帶您回憶那些曾經讓我們心驚膽跳的時刻。無論是紙牌遊戲、跳房子、陀螺,還是風箏,這些遊戲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伙伴,見證了我們的成長。

童年的遊戲是一門獨特的語言,它讓我們學會合作、創造、想像和探險。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遊戲塑造了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第七展區《教育之變》從日治時代到民國時代的教育之軌跡

在這個主題下,我們將帶您深入探討台灣教育從日治時代到民國時代的變革,並探索這個變革過程如何影響了台灣的知識、文化和社會發展。

教育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基石,它承載了價值觀、文化傳承和未來的希望。在這個展區,我們將追溯台灣教育的歷史,從日治時代的教育體制到民國時代的改革,以及教育所帶來的社會變遷。

日治時代,台灣教育經歷了現代化的改革,並開始面臨台灣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交融。隨著民國時代的到來,教育體制再度經歷變革,並開始探索台灣的獨特教育道路。

在這個教育之變的旅程中,您將有機會思考教育的角色和價值,並深刻體會教育如何改變了台灣的社會風貌。


第八展區《思念的重量》通訊的深情回憶

在這個主題下,我們將帶您進入通訊的不同時代,以電話卡作為載體,一同感受思念的重量,並探索通訊如何成為了情感的橋樑。

每一張電話卡都是一段故事的見證者,它們承載了通話的時間、地點和情感。我們將透過這些電話卡,讓您深入了解情感的深度和廣度,並感受思念的力量。

我們相信,每一個通訊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而每一個電話卡都是情感的載體。


第九展區《浮洲印象》浮洲的文化印記

舊時風光總是能夠延緩我們的腳行,隨著島的沉浮,景象的流動,與逐光落地的痕跡,它正逐漸中和我們的記憶,堆砌浮島的故事。

在這個主題下,我們將帶您深入浮洲的文化歷史,探索這個地方獨特的文化印記,以及浮洲如何凝聚了豐富的文化傳承。

■新北市歷史建築 - 浮洲榮工修配 廠房說明

■新北市市定古蹟 - 板橋浮洲劉氏古厝說明

展出浮洲相關手冊(部份可索取)

 ■浮洲生態散步

■浮洲濕地散步

■浮洲印象展

■淘砂(浮洲印象展二)

■浮洲地圖集(浮洲書冊)

■一日環導,浮洲島文化之旅

■浮洲導覽地圖


第十展區《漫畫探訪》老漫畫的繪畫之魅

在這個主題下,我們將帶您深入老漫畫的世界,探索那些繪畫之魅,並回顧漫畫如何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漫畫是一門充滿藝術和創造力的語言,它透過畫筆和文字,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故事世界。在這個展區,我們將聚焦於老漫畫,這些曾經風靡一時的作品,它們不僅是畫面的饗宴,更是我們心靈的滋養。

老漫畫是一段時光的見證者,它們反映了不同時代的價值觀、社會風貌和文化趣味。在這個展區,您將有機會欣賞老漫畫的原作,感受那些經典畫面背後的故事,以及漫畫家們如何透過筆觸,打造了這些永恆的角色。

漫畫探訪是一場時光之旅,它讓我們回味童年的笑聲、探索青少年的夢想,並思考漫畫如何影響了我們的文化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