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楊富閔

  這幾年我細讀的作家,起初沒有留意,後來漸漸發現,他們有共通的地方:皆是跨界創作者。這裡的跨界,當是除文文字書寫外,尚有其它領域的藝術表現。比如教音樂也寫作的呂赫若、導電影也寫《魔鬼樹》的潘壘、寫廣播劇又寫《喇叭手》的劉非烈,畫評小說都引人注目的李渝。跨戲劇與文學、跨攝影與文學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

  從跨界角度進入文學作品,繼而去捕捉語言文字在不同媒介的轉換變化,文字為此更是一種動態的存在,滲透其中的分子不只是文字的,還有其它你我所不能確定的質素。我的關注最後仍是回到文學。只是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擴大文字庫存,像是帶著文字來到健身房,嘗試不同運動器材:有時重訓有時瑜珈,反正試試看嘛!總會變出什麼來。

  關於跨界念頭的重新整理,是來到位於台藝大後門的「書店」,在與主人恩澤談話的過程中,漸漸將思緒釐清的。也許是整個書店空間一如心靈載體,讓你盡可能說你想說,做你想做的,無邊無際,這也是「書店」的魅力。

  二○一三年的秋天「書店」開始運作。我喜歡通向「書店」的這條窄路,以及沿著窄路生出的美術社、老店老厝、電杆電線錯落而成的氛圍,在人口密集的板橋市區,這裡竟有一點庄腳風情。窄路的一邊是建物群,一邊隔著圍牆,翻牆進去就是台藝大了。

  這天來到書店,先是站在路邊端詳「書店」的樣子,立刻抓到你的目光的,其實是二樓戶外區一整落的漫畫牆,它們大大方方、密密麻麻地站在那裡。漫畫的書背特別齊整,顏色尤其繽紛,從樓下看上去,感覺整面書牆就像一幅藝術作品。

  走進「書店」,建物空間總計兩個樓層,一樓複合式:可以咖啡、展覽、講座;二樓是藏書區,這裡賣的是二手書。雖然是暑假,店內仍有不少客人。也許開憂學校後門,學生氣息十分濃厚,或者開在窄路矮屋建築群,「書店」的氛圍剛柔並濟,十分舒服自在。「書店」的屋身很長,「一探究竟」、「一窺堂奧」四個字相當適合放在這裡。二樓的木質書櫃相當氣派,從地面接到天篷,有點像圖書館但又不全像,它的走道在光影燈飾與木質裝潢的組合變化之中,拍照非常好看,我知道不少影視作品時常取景在「書店」。

  來到「書店」的朋友,起初一定會好奇:「書店」為什麼叫「書店」?當你真正了解「書店」,便會發現,它最好的名字就是書店了。書店主人恩澤又親切又耐斯,他提及「書店」從成立之初到現在,可以說是許多朋友共同參與的一個成果,無論是店內型態或活動內容,它始終在變化,也始終願意嘗試變化。換言之,每個人都能為它命名,四面八方熱愛藝術的同好都能前來灌注你的想像,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間「書店」。

  由於「書店」本書同時經營網路書店,為此店內書籍的陳設擺放,它也是雲端空間的實體倉庫,這也是「書店」特色之一。網路書店雖然方便,身體卻無法享受「逛」的感覺,然而當你身處的書區,就是網路書店的倉庫空間,那麼書櫃與書櫃之間的走道,就是真正的網「路」了。

  有趣的是,仔細研究「書店」的書籍呈現,敏銳的你很快也會察覺,平時習慣的分類方式完全行不通了,既定的認知模式與群組概念,在「書店」遇到了挑戰。在這裡:佛學書籍隔壁可能冒出藥燉食譜,或者古籍史料隔壁坐著一本電腦用書,找書成為一件過癮、痛快又冒險的事。只是看似打散,卻未必真的打散,每個書櫃上頭其實貼有英文字卡,什麼DDA、DGB、DEE,謎一般的讓你去思考:什麼是分類?

  我想到Roger Chartier的《書籍的秩序》,想到「書」作為一個單位:它有故事內容,本身也是物質存在。「書店」正是書籍秩序沒有刻意區分,書與書之間的關係也就有了無限可能,它得以無限串聯,從一本書,長出更多的「書」。所以美術書籍旁邊不妨擺一本園藝用書;日語字典隔壁可以放本養魚指南。這就回到了初始說的跨界的事了。書籍本身也在跨界,從這個書櫃跨到那個書櫃,中間的書與左右兩邊的書組合成為另一本書。我真的相信,他們晚上自己偷換了位置也說不定!或者凸凸把它偷偷移開了,你也沒發現!

  凸凸是「書店」的紅人,你一定要來拜碼頭!這個下午,凸凸本人就一直坐在八號桌次的木椅呼嚕大睡,對面坐著用功作業的年輕人,彼此相安無事,歲月靜好,啊!今天天氣真好!凸凸與「書店」年紀差不多大,多年來在店內不知陪伴多少學生在這裡構思與功課。凸凸的出現讓我想起也是跨界者的豐子愷,他的散文讓人愛不釋手,去年在北京機場買到一本他的《阿咪》,裡面蒐羅全以貓為主題的畫作:貓與孩童、貓在家屋、貓咪坐在作畫的女孩肩上,貓咪陪著主人望著窗外發呆……。這些畫面大通既也會出現在「書店」吧,讓人忍不住想要紀錄凸凸與「書店」的一日生活。

  由於「書店」鄰近台灣藝術大學,使得恩澤得以接觸到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台藝大的學生是店裡的常客,可以想像許多創作就是在「書店」發生的:這邊劇本,那邊作曲;這邊寫作,那邊畫畫。靈感激盪靈感,語言呼喚語言,我也好想加入大家。這又讓「書店」的概念走得更遠了,它是一個開放空間,接納不同藝術領域的人跨界而來,不同媒材語言在這裡被鎔鑄、打造與實驗。「書店」它像3D動畫般地不斷彈出新的視窗,每個視窗都是一間書店:電影的、戲劇的、音樂的、文學的……不可思議它一間接著一間,一間變出一間,每一間都叫做「書店」。